独立文章

独立文章

Word文档 - 二维码附录3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21-03-31 日期:2021-01-19

Word 文档下载:二维码附录3.docx


表1 鼻咽癌UICC/ AJCC分期(2017年第八版)

分期

标准

T 分期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肿瘤,但有EBV 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 / 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 / 或邻近软组织受累( 翼内肌、翼外 肌、椎前肌)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 / 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 / 或有 超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N 分期

 

  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 cm,位于且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3

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 cm 和(或)位于环状 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M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期)

 

0

TisN0M0

I

T1N0M0

II

T0~1N1M0,T2N0~1M0

T0~2N2M0,T3N0~2M0

ⅣA

T0~3N3M0或 T4N0~3M0

ⅥB

任何T、N和M1

 

 

Word文档 - 二维码附录2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21-03-31 日期:2021-01-19

Word 文档下载:二维码附录2.docx


鼻咽癌的MRI诊断

  • 鼻咽癌MRI检查技术

1、检查前准备

① 凡磁共振检查禁忌症者(如心脏起搏器、人工金属心脏瓣膜、动脉瘤夹、幽闭恐惧症等)禁止行磁共振检查。

② 检查前患者先进行更衣,换上检查服,摘除身上的金属异物(如义眼、假牙、假发、假肢等)。

③ 开通静脉通路,进行静脉留置针管。

④ 患者进入机房后进行必要的听力保护,如棉球塞耳朵或佩戴耳塞等。

2、扫描线圈选择

鼻咽癌临床分期需要进行鼻咽颅底和颈部的MRI扫描,通常选用HEAD NECK头颈部联合线圈,可保证扫描范围涵盖颅底和整个颈部,确保颅底和下颈部的信号良好。

3、体位与定位线

采用仰卧及头先进体位,肩部紧贴头颈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用头垫固定于头部两侧,使其与放疗模拟CT的定位相吻合,听鼻线垂直床面。定位中心位于鼻尖,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须闭上眼睛以保护眼睛。

图1-1 16NV_HEAD NECK头颈部联合线圈和患者扫描体位

图1-1 16NV_HEAD NECK头颈部联合线圈和患者扫描体位

阅读全文...

Word文档 - 二维码附录1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21-03-31 日期:2021-01-19

Word 文档下载:二维码附录1.doc


表1  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

淋巴结区

上界

下界

前界

后界

外界

内界

 

 

 

 

 

 

Ⅰa

下颌舌骨肌

颈阔肌(二腹肌前腹下缘)

下颌联合

舌骨体、下颌舌骨肌

二腹肌前腹内缘

Ⅰb

颌下腺上缘、

下颌舌骨肌

通过舌骨下缘和下颌骨下缘平面或颌下腺腺下缘(最下层面)、颈阔肌

下颌联合

颌下腺后缘(上)、二腹肌后腹(下)

下颌骨内侧、颈阔肌(下)、翼内肌(后)

二腹肌前腹外侧(下)、二腹肌后腹(上)

 

 

 

 

 

 

Ⅱa

第1颈椎横突下缘

舌骨体下缘

下颌下腺后缘、二腹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阔肌、腮腺、二腹肌后腹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肌

Ⅱb

第1颈椎横突下缘

舌骨体下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阔肌、腮腺、二腹肌后腹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肌

舌骨体下缘

环状软骨下缘

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舌骨肌后1/3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

颈总动脉内缘、斜角肌

 

 

 

 

 

 

Ⅳa

环状软骨下缘

胸骨柄上缘上2cm

胸锁乳突肌前缘(上)、胸锁乳突肌肉(下)

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斜角肌(下)

胸锁乳突肌内面(上)、胸锁乳突肌外缘(下)

颈总动脉内缘、甲状腺外侧缘、中斜角肌(上)、胸锁乳突肌内侧(下)

Ⅳb

胸骨柄上缘上2cm

胸骨柄上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锁骨内面

中斜角肌前缘(上)、肺尖、头臂静脉、头臂干(右侧)、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下)

斜角肌外侧

VI区外侧界(气管前部分)、颈总动脉内侧缘

 

 

 

 

 

 

Ⅴa

舌骨体上缘

环状软骨下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缘

颈阔肌、皮肤

肩胛提肌、斜角肌(下)

Ⅴb

环状软骨下缘

颈横血管下缘平面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缘

颈阔肌、皮肤

肩胛提肌、斜角肌(下)

Ⅴc

颈横血管下缘平面

胸骨柄上缘上2cm

皮肤

斜方肌前缘(上)、前锯肌前1cm(下)

斜方肌(上)、锁骨(下)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外侧、IVa区外侧

 

 

 

 

 

 

Ⅵa

舌骨下缘或颌下腺下缘(以最靠下层面为准)

胸骨柄上缘

皮肤、颈阔肌

甲状下肌群前缘

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

Ⅵb

甲状软骨下缘

胸骨柄上缘

喉表面、甲状腺和气管(喉前和气管前淋巴结)、椎前肌(右侧)/食管(左侧)

双侧颈总动脉

气管、食管(下)侧面

 

 

 

 

 

 

 

Ⅶa

第1颈椎上缘、硬腭

舌骨体上缘

上、中咽缩肌后缘

头长肌、颈长肌

颈内动脉内侧

头长肌外侧平行线

Ⅶb

颅底(颈静脉孔)

第一颈椎横突下缘(II区上界)

茎突前咽旁间隙后缘

第1颈椎椎体、颅底

茎突、腮腺深叶

颈内动脉内缘

颧弓、外耳道

下颌角

下颌角升支后缘、咀嚼肌后缘(外)、二腹肌后腹(内)

胸锁乳突肌前缘(外)、二腹肌后腹(内)

皮下组织的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茎突、茎突肌

眼眶下缘

下颌骨下缘

皮下组织的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咀嚼肌前缘、颊质体(Bichat脂肪垫)

皮下组织的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颊肌

 

 

 

 

 

 

Ⅹa

外耳道上缘

乳突末端

乳突前缘(下)、外耳道后缘(上)

枕淋巴结前缘即胸锁乳突肌后缘

皮下组织

头夹肌

Ⅹb

枕外隆突

V区上界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头夹肌

 

 

 

2015-乳腺癌治疗-思考(PDF&PPT格式)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18-06-04 日期:2018-06-04

2015-思考-A-新辅助治疗

2015-思考-B-局部外科治疗

2015-思考-C-区域外科治疗

2015-思考-D-辅助化疗

2015-思考-E-辅助靶向治疗

2015-思考-F-内分泌治疗-绝经前

2015-思考-G-内分泌治疗-绝经后

2015-思考-H-辅助放疗及其他.pdf

幻灯PPT格式压缩包下载

2015-乳腺癌治疗-思考.rar (37M)

幻灯更新于2015-04-13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22-11-14 日期:2018-06-04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期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的办刊宗旨: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办刊理念:传播肿瘤科学研究的信息,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科学为本的学术导向,质量至上的采编原则;成就作者,服务读者。以从事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本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系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A类核心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万方数据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还被Scopus和Embase等著名国际数据库收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为半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80页码。主要栏目有高端述评、临床流行病学/论著、实验研究/论著、临床基础研究/论著、临床应用研究/论著、荟萃分析/论著、综述·讲座和动态·简讯等。


1  投稿须知

1.1  基本要求

  文稿应选题新颖,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用字及标点准确规范。

1.2  排版格式

  来稿请用word排版,1.5倍行距、小4号字。稿件内容排列顺序(论著类)依次为中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邮编;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英译名、邮编;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具体请参照www.cjcpt.cn的杂志电子版)。同时,请在稿件后附页介绍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姓名、性别、籍贯(△△省△△市/县人)、最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单位电话等)及E-mail地址。

1.3投稿方式

  本刊只接受网站投稿,来稿请登陆www.cjcpt.cn,点击“作者中心”自行网上注册上传稿件,注册后请记住用户名与密码,以便以后自行查询稿件进度。

  网站投稿时须将第一作者单位推荐信扫描件上传至其他附件中,作者单位负责稿件真实性与保密性的审查;若为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用脚注形式按国家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786);同时将基金项目证明材料的电子版上传至其他附件中;如有伦理审查材料请一并上传。如上传文件较多,请打包以压缩文件的形式上传。

  本刊编辑部保留对来稿编辑责任范围内的删修权。

  作者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如作者欲投他刊,敬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稿件录用后即通知第一作者交付发表版面费。出刊后赠当期杂志2册。

  汇款单位: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账号:531902125410701

  开户行:招商银行济南阳光新路支行

1.4  推荐审稿人

  投稿的同时,您可以在投稿系统的留言栏中推荐最多3名非本单位的权威专家作为您的审稿人,将推荐审稿人的详细简介、电子邮箱和电话等联系方式以附件形式上传,我们将根据相关情况选择加入我刊编委会。

 

2  文稿写作注意事项

2.1  文题

  顶格书写,力戒冗长,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目中尽量避免标点符号。

2.2  作者

  文章署名作者均应具备作者资格: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的重要理论内容者;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最终同意论文发表者。署名一般不宜超过6人,置于文题下顶格书写。如果署名作者不是一个单位,必须在导言或相应的内容中说明文章所用资料的具体来源出处,避免用“我院(校、所等)”代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论文首席负责人。作者的署名及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不得在编排过程中再作更改。

2.3  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便于读者获取必要的信息;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中文摘要应从第三人称角度撰写,不加评论和解释。论著和综述类稿件需提供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文题、目的、结论”要呼应,“结果、结论”相互支持。

2.3.1  目的(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或资料总结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要与文题相呼应。

2.3.2  方法(Methods)  简要而重点地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临床资料截取时间与样本量、观察项目和数据的获得以及统计学处理方法等。

2.3.3  结果(Results)  提炼出文章能说明结论的主要结果和主要发现,说明结果的置信值、详实的实验结果数据、统计学检验的确切值。结果必须能够满足导出结论的要求。

2.3.4  结论(Conclusions)  通过研究结果说明所研究内容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要言简意赅,与研究目的相呼应,与研究结果相印证。

2.4  关键词

  论著性文章需标引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涉及的重点内容标引主题词,请以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为准。中文译名参照《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药名参照《英汉汉英药名词汇》和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键词选取要涵盖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不少于4个为宜。

2.5  正文

2.5.1  层次与序号  尽量减少层次,一般是有标题内容才列序号(没有标题的内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序号层次书写方法如下:

1  △△△△(一级标题,顶格,占1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1.1  △△△△(二级标题,顶格,占1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1.1.1  △△△△(三级标题,顶格,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空1个汉字接正文)。

1) △△△△:(子标题,空2个汉字,标题后用“:”接正文)。

2.5.2  表格和插图  应用表或图时应避免表、图内容与文字说明内容重复。表格放在正文出现的位置,一律用“三线表”,主谓语要符合逻辑,位置正确。表内数字纵行要以小数点或“±”对齐,小数点后位数要一致。“-”代表阴性未发现,“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图附于文末,图线条应均匀、清晰、光滑,图面要整洁。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下应有图序、图题、图注。组织病理学图片一律用彩色,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题和图题请用中、英双语撰写。

2.5.3  医学名词及简称与略语  医学名词的使用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暂无审定公布者参照《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名称以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专业名词、术语原则上应写全称,对一些已通用且文中反复出现的简称或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及括号注明简称。文题一般不用简称或略语。

2.5.4  计量单位及数字  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或单位》书写。在一个组合单位代号内,只用1条斜线,如mg/kg/d应写为mg/(kg·d)或每天mg/kg。作为量词的计数、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率等)和年、月、日时间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数字的书写实行“3分节法”,数字相乘表示面积或体积时,每数字后均写单位,如3 cm×4 cm×5 cm,不应写成3×4×5 cm或3×4×5 cm3

2.5.5  统计学符号  统一按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书写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字母是英文还是希文、是大写还是小写、字母顶端的标记及上下角注等。

2.5.6  讨论  请作者依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讨论,要紧扣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并与所引用相关研究文献的对比等,导出结论。

2.6  参考文献

  仅标注和列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籍或刊物中的有关文献,内部资料、非正式刊物登载的会议资料、课题鉴定资料均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日文汉字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应用。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列,在文中相关部位文字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文献序号作正文叙述时,用与正文同号的数字并排。作者必须对所引用的文献仔细地与原文核对,因引用错误等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负其责。请严格按我刊格式以引用的先后顺序将参考文献排列于文末。论著稿件文献不少于20条。近3年的文献必须≥60%。

  参考文献要全面检索对该领域有影响的论著类文献,尤其是发表在学术地位较高杂志上的文献一定要有引用,并以此展开撰写讨论;同时,国内的研究务必不要忽略。

3  友情提示

  (1)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并向相关领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该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2)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1~2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决定是否改投他刊。已经录用并收费的稿件,作者需要配合编辑进行修改,因作者个人原因不能完成修改或者要求退稿者,本刊概不退还版面费。

  (3)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志谢中。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

  (4)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1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3个月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5)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包括电子版本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6)论文稿酬已抵扣相应的版面费,不再单独发放。

4  联系方式

  电话:0531-67626604,67626704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2021年6月16日

 

 

 

 

《社区医学杂志》稿约

分类:独立文章
最后更新: 2021-08-19 日期:2018-06-04

  《社区医学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为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

  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刊源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曾获得山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期刊奖,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本刊为半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办刊宗旨为依托社区卫生资源,发挥医疗与科研机构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医联体交流与协作平台。办刊理念为传播医学科学研究的信息,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科学为本的学术导向,质量至上的采编原则,成就作者,服务读者。

  面向的读者和作者群体:(1)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三甲、二甲和社区等各级医院。(2)其他与医药卫生行业相关的人员,包括医学院校教师与学生、医学类研究所、疾控中心等。栏目设置:专题笔谈、流行病学·预防医学/论著、卫生管理·规范化培训/论著、临床基础研究/论著、临床应用研究/论著、临床护理研究/论著、短篇·个案报道、综述·讲座等。


1投稿须知

1.1基本要求

  文稿应选题新颖,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用字及标点准确规范。

1.2排版格式

  来稿请用word排版,1.5倍行距、小4号字。稿件内容排列顺序(论著类)依次为中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邮编;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英译名、邮编;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具体请参照www.cjcpt.cn的杂志电子版)。同时,请在稿件后附页介绍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籍贯(△△省△△市/县人)、最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单位、住宅和传真等)及E-mail地址。

1.3投稿方式

  本刊只接受网站投稿,来稿请登陆www.cjcpt.cn,点击“作者中心”自行网上注册上传稿件,注册后请记住用户名与密码,以便以后自行查询稿件进度。

  网站投稿时须将第一作者单位推荐信扫描件上传至其他附件中,作者单位负责稿件真实性与保密性的审查。若为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用脚注形式按国家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786);同时将基金项目证明材料的电子版上传至其他附件中。如上传文件较多,请打包以压缩文件的形式上传。

  本刊编辑部保留对来稿编辑责任范围内的删修权。

  作者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如作者欲投他刊,敬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2  文稿写作注意事项

2.1  文题

  顶格书写,力戒冗长,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目中尽量避免标点符号。

2.2  作者

  文章署名作者均应具备作者资格: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的重要理论内容者;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最终同意论文发表者。署名一般不宜超过6人,置于文题下顶格书写。如果署名作者不是一个单位,必须在导言或相应的内容中说明文章所用资料的具体来源出处,避免用“我院(校、所等)”代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论文首席负责人。作者的署名及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不得在编排过程中再作更改。

2.3  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便于读者获取必要的信息;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中文摘要应从第三人称角度撰写,不加评论和解释。论著和综述类稿件需提供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文题、目的、结论”要呼应,“结果、结论”相互支持。

2.3.1  目的(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或资料总结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要与文题相呼应。

2.3.2  方法(Methods)  简要而重点地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临床资料截取时间与样本量、观察项目和数据的获得以及统计学处理方法等。

2.3.3  结果(Results)  提炼出文章能说明结论的主要结果和主要发现,说明结果的置信值、详实的实验结果数据、统计学检验的确切值。结果必须能够满足导出结论的要求。

2.3.4  结论(Conclusions)  通过研究结果说明所研究内容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要言简意赅,与研究目的相呼应,与研究结果相印证。

2.4  关键词

  论著性文章需标引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涉及的重点内容标引主题词,请以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为准。中文译名参照《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药名参照《英汉汉英药名词汇》和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键词选取要涵盖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不少于4个为宜。

2.5  正文

2.5.1  层次与序号  尽量减少层次,一般是有标题内容才列序号(没有标题的内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序号层次书写方法如下:

1  △△△△(一级标题,顶格,占1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1.1  △△△△(二级标题,顶格,占1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1.1.1  △△△△(三级标题,顶格,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空1个汉字接正文)。

1) △△△△:(子标题,空2个汉字,标题后用“:”接正文)。

2.5.2  表格和插图  应用表或图时应避免表、图内容与文字说明内容重复。表格放在正文出现的位置,一律用“三线表”,主谓语要符合逻辑,位置正确。表内数字纵行要以小数点或“±”对齐,小数点后位数要一致。“-”代表阴性未发现,“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图附于文末,图线条应均匀、清晰、光滑,图面要整洁。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下应有图序、图题、图注。组织病理学图片一律用彩色,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题和图题请用中、英双语撰写。

2.5.3  医学名词及简称与略语  医学名词的使用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暂无审定公布者参照《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名称以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专业名词、术语原则上应写全称,对一些已通用且文中反复出现的简称或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及括号注明简称。文题一般不用简称或略语。

2.5.4  计量单位及数字  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或单位》书写。在一个组合单位代号内,只用1条斜线,如mg/kg/d应写为mg/(kg·d)或每天mg/kg。作为量词的计数、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率等)和年、月、日时间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数字的书写实行“3分节法”,数字相乘表示面积或体积时,每数字后均写单位,如3 cm×4 cm×5 cm,不应写成3×4×5 cm或3×4×5 cm3

2.5.5  统计学符号  统一按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书写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字母是英文还是希文、是大写还是小写、字母顶端的标记及上下角注等。

2.5.6  讨论  请作者依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讨论,要紧扣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并与所引用相关研究文献的对比等,导出结论。

2.6  参考文献

  仅标注和列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籍或刊物中的有关文献,内部资料、非正式刊物登载的会议资料、课题鉴定资料均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日文汉字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应用。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列,在文中相关部位文字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文献序号作正文叙述时,用与正文同号的数字并排。作者必须对所引用的文献仔细地与原文核对,因引用错误等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负其责。请严格按我刊格式以引用的先后顺序将参考文献排列于文末。论著稿件文献不少于20条。近3年的文献必须≥60%。

  参考文献要全面检索对该领域有影响的论著类文献,尤其是发表在学术地位较高杂志上的文献一定要有引用,并以此展开撰写讨论;同时,国内的研究务必不要忽略。

3  友情提示

  (1)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并向相关领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该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2)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1~2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决定是否改投他刊。已经录用并收费的稿件,作者需要配合编辑进行修改,因作者个人原因不能完成修改或者要求退稿者,本刊概不退还版面费。

  (3)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志谢中。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

  (4)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1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3个月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5)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包括电子版本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6)论文稿酬已抵扣相应的版面费,不再单独发放。

4  联系方式

  电话:0531-67627004

 

社区医学杂志编辑部

2021年6月16日